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致富技术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这个农资店老板很奇怪,逢人就劝少喷药、少下肥?!

    信息发布者:a13906357026
    2017-08-14 12:45:34   转载

    这个农资店老板很奇怪,逢人就劝少喷药、少下肥?!

    2017-08-14

      身为农资店老板,却老是要农民少喷农药、少用肥料,而且大多数时间都不在店里,而是跑遍产地做“义诊”,这生意怎麽做得下去?而陈兴宗,就是这样一个另类的农药行老板。

      多数农友的共通问题是过量施肥

      这天陈兴宗应农民要求来到了彰化永靖,探视好几座老叶园的生长状况。他到现场第一件事,就是蹲下来观察土壤,拿出小铲子採样,准备之后将田土拿去化验。接著他对农民开出了特殊处方:

      “我劝你不要再下肥了,你这边大概一年都不用施肥了。”他翻看著土表白白绿绿的盐积和青苔,语重心长地对农友说,“会臭叶、烂叶,你以为是线虫的关系,其实不是,都是肥下太多,土壤不健康,根系受伤了。

      就像医生看完感冒病人,不开药,只建议他回去喝温开水多休息。陈兴宗给农民的首要建议,往往就是“停止地面施肥,只给清水”。“这通常就可以解决一半的问题”,开业六年多来,他发现大多数农友最严重的共通毛病,就是过量施肥。


      不过此话一出,农友们大都半信半疑,如同病人看完病没拿到药总是觉得怪怪的,他们原本期待的是医生开出药,而非不要做什麽。


      他们会觉得,我下这麽多肥、喷这麽多药都没效,怎麽可能不下肥料、不喷药反而有效?为了沟通这观念,陈兴宗花了很多功夫慢慢说服农友,愿意尝试的人也才惊讶地发现,不特别做什麽,植物还真的越来越健康!


      这位一点也不典型的农药店老板陈兴宗,其实是中兴大学土壤环境科学系硕士毕业,目前还身兼农产品验证中心稽核员。虽然戴著眼镜、透露出一丝学术气息,仍以流利闽南语跟农民打成一片,客户越来越多。


      学的是土壤,为何会开起农药店?他笑谈初衷:“我卖资材,是因为我发现农民都会乱用药,他说,农药行就这样告诉我的啊!我就想,如果我有一间农药店,就可以合理地给建议。”


      生态系绵密复杂,过肥引发连串负面效应

      因为深知土壤是一切根本,整个生态系统复杂而绵密,故而每当农友作物遭遇病虫害而焦急求诊,陈兴宗并不只从以农药克制的角度思考,而是全面性地收集田间环境和农友耕作方式的资讯,包括用药用肥记录、草相、日照、温湿度、土壤结构,乃至义务帮农友拿土壤去送检。因为这诸多因子其实环环相扣,必须通盘衡量,才能归纳出解决之道。


      综合许多案例,他观察到,土壤施用太多氮肥,会使得作物的角质层变薄,有些农药当中所含的有机溶剂,也会使叶表受伤,因而更易遭受病虫害;而土壤累积过量肥份,土中微生物相必定变得单调化,剩下的多是耐盐性的微生物。再加上杂草都除光了,这些微生物为求生存只好学会吃作物,从此却被定义为害菌。


      一遇到作物生长不良,补充肥料是最常见的应变措施。但施肥后又灌溉,不免又是杂草丛生。最后的结果就是,多数状况下,越认真施肥除草的农民,作物反而越容易得病。而见到作物得了病虫害,农民直觉反应多是赶紧喷施农药,不仅不能治本,甚至连治标都做不到。


      三种虫就要用三支药?

      除了肥料过量,农民的用药方式轻率混乱,也是常见误区。有些药剂根本就是同一类型的啊,为什麽要一起用?陈兴宗发现,许多农民根本不懂农药的作用机制,只会照农药行的吩咐去做。或是一支药对一种虫,三种虫就要用三支药的奇怪逻辑,但明明就有一支药,可以同时对付这三种虫。


      陈兴宗除了怕农民乱花钱买药,更担心农民一次混用多种农药,或擅自加重稀释倍数,影响自身健康。而农民却往往只重视能否快速见效,还有人会直接把虫抓来沾农药,沾了会马上死的才觉得有效。他苦笑道,只有瘫痪神经系统的药才会立刻不动,其他类型的药例如脱皮抑制剂,虫根本不会马上死啊!


      植物保护不等于用农药,土壤肥料是基本功

      在国内,植物保护往往就是农药的同义词。但陈兴宗认为,所谓植物保护,不该只是从《植物保护手册》出发的农药观点,土壤与肥料才是基本功。作物生长不良或病虫害,即是作物与土壤向我们表达不满的讯息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